重點提要
耳鳴又可為分客觀性與主觀性
耳鳴簡單可分類為「客觀性耳鳴」和「主觀性耳鳴」。客觀性指的是,身體的構造真的造成耳朵旁邊有聲音在響,之後傳入耳朵,此時醫師會用聽診器聽你耳朵附近,看是否真的有此問題。通常會是肌肉陣攣或是有特殊的血管問題會導致如此,有時甚至聲音大到旁邊的人都會聽到,不過這類狀況並不常見。「主觀性耳鳴」則是其實並沒有真正的聲音,這個聲音則是源自於大腦,也就是所謂的腦鳴,因為源自於腦部,因此失眠、情緒不好、過度疲勞都會造成這種腦鳴更大聲,雖然絕大多數是耳朵退化造成的,但重點在於要能找出不是退化造成的特殊原因,例如聽神經瘤、梅尼爾氏症、鼻咽癌、藥物副作用等等。詳細還是建議由醫師來評估,因為診斷要是不對,治療有時候只是枉然。
主觀性耳鳴有哪些治療
原則上很多疾病都會產生耳鳴這個症狀,不同原因有不同的治療方法。而「主觀性耳鳴」其實除了常見的藥物治療外,一些比較新的概念主要著重在腦內的復健,治療其實很多,常見的包含專用耳機、針灸、生物回饋法(biofeedback),比較少見的有反覆經腦核磁刺激、neuromonics、電刺激……等等,必須看醫院的設備和人員決定能夠提供哪些治療。至於一些飲食的部分,主要著重在預防或避免惡化,一般是建議補充銀杏、維他命B3、抗氧化的維他命或營養補充品。
莫札特、貝多芬:當你的改善耳鳴小幫手